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和车辆精确定位是矿井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等工作的需要。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如果煤矿发生紧急事故,矿井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早在2010年,国家煤矿安监局便已要求企业必须安装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保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实现人员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系统,同时在日常生产中的安全预警及加强事故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指标 1、系统容量:系统接入读卡器(基站)不少于650台,识别卡数量不小于80000个。 2、传输方式: 系统主干网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环网方式,分站与主干网之间采用工业以太网; 分站和读卡器之间采用CAN等有线传输。 分站、读卡器与标识卡之间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400m。 3、系统巡检周期≤5s。 4、漏读率≤10-4。 5、传输误码率≤10-8。 6、读卡器采用基于TOF、TDOA相结合的无线测距定位技术,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7、定位识别卡:标识卡刷新频率可调,标识卡具有声光报警提示功能 定位识别卡电池使用寿命:不可充电电池不小于1年。 可充电电池,每次充电能保证识别卡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0天 可更换电池定位识别卡电池使用寿命不小于24个月。 8、系统静态定位精度小于30厘米;采煤工作面及顺槽、掘进工作面人员定位精度应达到1m。 9、存储时间 分站或读卡器存储数据时间不小于2h,通讯故障时,每台读卡器可存储至少10000条 人员过站的信息,待通讯恢复时再将数据上传。 地面监控主机能保存3年以上的监测数据。 10、双机切换:从主机故障到备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不大于 5 min。 11、软件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2s,其余画面≤5s。 12、抗电磁干扰能力标准按照《山东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技术要求(试行)》规定执行。按照要求完成抗电磁干扰能力: a)系统地面设备应能通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b)应能通过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c)应能通过2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d)应能通过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评价等级为A。 13、精确定位系统现场安装使用设备和定位标识卡具有抗冲击、抗震动破坏能力, 防护等级达到IP65。 14、分站或读卡器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从分站取电,分站备用电源在满载读卡器时断电后可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8h,电池仅能维持2h必须更换。 15、软件具有,实时监控,查询、精确三维GIS展示功能。 16、增加加密存储要求:全部系统数据采用MD5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更改。 17、自诊断、自评估功能:系统具有自诊断、自评估功能,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8、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 实现与安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应急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考勤系统等的融合;支持与安全监控、应急广播等系统的融合联动。 19、wei一性检测功能: 通过建立wei一性检测通道,通过虹膜或人脸识别等验证方式,通过一人一卡、人卡相符的检测认证后方可打开通道入井,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通过装置时,设备自动报警(人员信息不符、未带定位卡、检测到多个定位卡)提示禁止下井。人员入井检测时能够实时显示被检测人员个人信息、定位卡运行情况、定位卡电池电量等信息。 20、安全**功能 双向呼叫功能:定位系统和井下人员可以实现双向紧急呼叫。 限员管理功能:能够实时统计具有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限员区域内实时人员变动 和人员分布情况,通过信息引导发布系统在现场实时显示。 门禁功能:在井下一些重要硐室、危险场合配备读卡器和引导发布设备,实时通报强 行进入人员信息,可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并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 **时报警功能:人员下井时间**过规定的时间或在限制区域**过规定时间,系统会自 动触发地面中心站和WEB界面声光报警装置并提供相关人员的名单等信息 并将**时人员信息记录在案。 设备运行异常报警设备运行异常报警:系统监测到设备运行异常状态时能够主动触发地 面中心站和WEB界面声光报警装置。 21、信息联网功能:系统软件具有开放的物理接口,系统软件可提供OPC协议,FTP协议 动态文本文件格式或ODBC开放数据格式,支持与集团,安监局联网上传。